钢结构低层住宅关键技术探讨


        现在,国家在征求装配式建筑3个技术规程意见。一是PC,就是装配式混凝土;二是装配式钢结构;三是装配式木结构。从钢结构高层建筑可分为多层和低层建筑。今天我就讲讲我的一点感想。

 

        低层建筑装配式在珠三角地带还是比较发达的。前两年我到河北参加一个会议,做过调研,河北把2800多个砖窑,全部都炸掉了。因为不符合国家环保政策。那么,把这些砖窑炸掉之后,老百姓住什么房子?河北省建筑厅立马就提出这个问题。前一段时间我去了内蒙,牧民住的房子也是比较差的。后来通过我们的工程项目有了一些了解,提出了三种模式,45平方米、60平方米、70平方米。带一个小院、一个库房搁农具,就是这样的房子,以前改造还是二次砖墙,砌墙。根本没有任何保温。只是盖这么个房子。我了解到,北方大部分地区农村的房子都没有水幕。长三角地区,南方沿海地区,农村有水幕。城里人可能不觉得,真正到农村去看看,许多地方很落后。我说,到了这个时代了为什么不能改善老百姓的生产条件?你说这是习惯吗?实际上现在低层的建筑,有着非常大的市场。前几天我见到河北承德隆化县的政协主席,聊起了装配式建筑,他说隆化县下辖375个村庄,每个村庄每年大约有20户,要改建。这个量,一个县就有7000套。所以,大家现在别老盯着高层建筑,现在城里的房子多的有点过分了。其实,如果说以后有国家的鼓励政策,我觉得广大的农村新城镇是一个非常非常大的市场,而且这个市场需要的不是高层建筑,可能更需要的是多层建筑。这样我就把混凝土、钢结构、木结构先聚焦到钢结构,然后再从高层、多层、低层里面聚焦到低层建筑,这就是今天我的主讲内容。

 

        上一次杨博士带队,我们去了一趟日本,今天还有好多朋友一起去的,这个活动举办了3期了,明年还有第4期。看看日本的住宅建筑、日本的住宅公园,看看人家怎么发展的。以前我去日本都是看他们做的混凝土、高层建筑。这次去看的是小房子,既然小房子这么大的社会需求,另外我在想日本是老龄化社会,人家一个住宅工厂,年销售套数1万套。这样的一个国家,都做到了这样的规模。我了解,国内低层集成式房屋大家都在做,或者都想做,但是体量远远达不到这个级别。所以下面讲这个事。主要讲两点,一个是标准化的设计;一个是规模化生产。

 

        标准化的设计是什么意思?如果说标准化的设计是规模化生产的一个前提,我也想过。反过来看日本这个社会,很多老板或者还不能称呼为老板,他就热衷于一辈子一块小地方,十几平米到二十几平米,开一个非常小的餐馆,把他经营到极限,从淘米到煮饭用什么火候,一辈子50年就这一件事,小而精。所以,每个企业应该看清在这个产业链里自己占据的位置,不要追求大而全。小而精,小有小的好处。但是,反过来我又在想,为什么农村接受不了现在的冷弯薄壁轻钢的结构形式,或者是城市现在房屋的建造体系。与河北省建筑厅聊,他们说,现在正在推装配式砖窑,也是推装配式。我在想,老百姓能不能接受这个价格?没有规模化的生产,价格就下不来。有一句话:“质优必定价不廉”。回过来我们帮内蒙盖的房子,1200元/平方米,还在接受之内,价位再高就不能接受了。

 

        回过头来说说标准化设计。这套资料是我十几年前去德国的时候,我就看过这样的房子。我就觉得这样的房子达到了这个资料的标准。前两年我又见到了这个体系,这是德国住宅。德国住宅从左上角,分为3层,给我一个启发,很漂亮,是梁柱设计,主受力面很自由,放在左右两边都可以,但平面形式却是不变的。这一套,一边稍微突出一点,就多了很多空间。这个房子,不同的环境做不同的围护结构,就可以有不同的形态,非常自由。可以千变万化,但是,我非常推崇的是其标准化设计。加大屋顶、增加房间、甚至切开屋顶成两套双拼,仍然不改变结构,仔细分析后,发现他们这种标准化设计做的就非常好。我的第一个启示,是从国外的标准化设计得出的,自由的标准化设计。

 

        第二个启示是国内的标准化设计。这里是一个村庄的改造,有很多需要该改造的房子,要改造一个村庄,整个村子的房屋都非常破旧,怎么办呢?设计一个200平米的房屋,一平米升100元,就是两万元。两万块要出动“力、电、水、瓦、木”五个工种,一个团队去做200平米的房子,收两万元,一般是白做。农村一般是不设计的,找了工人就开始开工。他们就想到一个标准化单元:一个房子首先根据尺寸设计单元,比如4.2米×6.6米这样一个基本组合单元,可以成楼梯+餐厅,可以组成楼梯+卫生间+餐厅,可以组成楼梯+卫生间+卧室,我称其为“楼梯间的模块化设计”;也可以是B模块,就是客厅模块,就是客厅+厨房+储藏;客厅+餐厅;客厅+厨房。也可以是C模块,就是卧房模块、厢房模块等。这些模块不用设计师每家每户的设计,就可以以模块组成房子。各种需求都可以模块组成就是拼模块,简单还好看。如果农村盖成这样,也是很不错的。都是在这个模块化上的扩展。这就是我讲的第一个问题。标准化设计,无论国内还是国外,都是这个模式。因为每一种都可以设计。向日本学习的就是这样,其实他的公司就是这样的,积累标准化设计方案各种方案,客户一来直接就可以从以前的例子里找到自己心仪的。

 

        标准化设计是非常重要的。10年前,我们接了建设部一个科技攻关课题,叫“钢结构居住建筑成套设计开发”。当时怎么开发的?我们是从十几栋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之中拿出一栋来设计,但是人家有要求,高度不能变,平面不能变,什么都不能变。这是标准化设计吗?这是凑数。十几年过去了,首钢走的还是这个路,这样不是做钢结构。所以,我就是强调标准化设计的重要性。走模块化,刚才我说的是整个布局的模块化,分解成使用图,再分解,分解成家具、管线、隔墙、地面。吊顶、门窗等,然后每样东西定价,核算成本,合成八个系。设计不能按轴线设计,要告诉净尺寸,室内设计要的是净尺寸。把所有家具,板材使用率达到95%,地面,顶层的瓷砖安装,一块都不用裁剪。这就是高端设计。怎么做,材料节省、人工减少,成本就下降了。我们这讲的是,改变不富裕情况下改善农村的条件。这样的成本,大概在700元左右,所以我说标准化的设计是规模化生产的一个前提,这个很重要。

相关新闻


钢结构工程加固注意事项

钢结构工程加固注意事项   钢结构在现在建筑的使用中非常广泛,因钢结构的本身坚固耐用,但是为了钢结构保持其本身的特性,就需要对钢结构进行加固,那在加固过程中应注意哪些?   钢结构加固之前需要做好检测鉴定。任何建筑物在发现存在问题后,都是先要把问题给弄清楚的,钢结构建筑也是没有例外的。当发现钢结构建筑存在问题的时候,需要先对建筑进行检测鉴定工作,找出建筑所存在的问题,再制定合适的加固方案进行加固处理。   保证施工的质量。钢结构加固施工的时候,加固质量这一关要牢牢把握住,因为施工的过程比较容易出现一些问题,会对加固的效果造成影响。对于施工单位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,正规的施工单位都会严格执行施工规范的,这样对于加固施工的效果是有所保障的。   钢结构加固的安全很重要。在钢结构加固的时候,有的建筑物的钢结构跨度大,施工的难度也大,对于这类建筑的安全很重要。无论是任何的施工,安全都是重要的,所以在施工的现场的安全做好才行。在施工的时候,需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来施工,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可以减少安全隐患,以此来保证施工的安全问题。   因为钢结构的广泛应用,保持好钢结构的特点也变的重要,充分的发挥出钢结构的优势,所以说钢结构的加固也变得重要起来,但是钢结构的加固并非简单,要选择专业人士,注重安全。


雨天钢结构施工注意事项

雨天钢结构施工注意事项   我们在对钢结构施工期间,会出现下雨的现象,这时,我们一般在对雨天施工期间应当注意哪些呢,才能保证安全施工呢,下面一起来看一下。   1、雨天施工时,宜搭设临时防护棚,雨水不得飘落在炽热的焊缝上、如焊接部位比较潮湿, 必须用干布擦净并在焊接前用氧炔焰烤干,保持接缝干燥,没有残留水分。   2、吊装时,构件上如有积水,安装前应清除干净,但不得损涂层,高强螺栓接头安装时,构件摩擦面应干净,不能有水珠,更不能雨淋和接触泥土及 油污等脏物。   3、雨天天气构件不能进行涂刷工作。   4、雨天及五级以上大风不能进行屋面保温的施工。   5、雨天由于空气比较潮湿,焊条储存应防潮并进行烘烤,同一焊条重 复烘烤次数不宜超过两次,并由管理人员及时做好烤记录。   当我们在对钢结构雨天时,如果遇上大风天气,柱、主梁、支撑等大构件应立即进行校正,位置校正正确后立即进行固定,以防止发生单侧失稳、当天安装的构件,应形成空间稳定体系。


中国有哪些著名的钢结构工程?

国家体育场(鸟巢):外部钢结构的钢材用量为4.2万吨,整个工程包括混凝土中的钢材、螺纹钢等,总用钢量达11万吨   国家游泳中心(水立方):总用钢量6900吨,跨度最大的膜结构建筑(最大跨度130米)   五棵松体育馆:屋顶为13榀桁架重达3500吨的钢结构屋面,其幕墙钢结构支撑系统1800多吨   老山自行车馆:钢结构工程用钢量为1968吨   中国农业大学体育馆:钢结构跨度较大,由11榀桁架组成,钢结构500多吨 津塔(天津环球金融中心):纯钢结构超高层建筑,高336.9米,用钢量为6.5万吨,从地下4层至地上53层均采用核心筒钢板剪力墙体系。 广州歌剧院:采用钢-钢砼混合结构,预计用钢量将超过12000吨。 国家大剧院:外部结构为椭球型双层钢网壳结构,粗盖其内部的歌剧院、音 乐厅和大剧场。该网壳长轴长约Z18m,短轴长约146m,矢高45m,所覆盖的总体积约85万时,总重约6000t。


钢结构肩负安全使命,“快餐房”或成为历史

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随着各地城市化建设提速,大批楼房密集建成,面对如“雨后春笋”般拔地而起的楼房住宅,有专家表示担忧,“赶鸭子上架的”城市建设会建成大量良莠不齐的建筑,这些建筑终有一天会进入“质量报复周期”。对此,杭州土木建筑学会副秘书长陈旭伟一语中的:“改革开放后,为解决老百姓住的问题,很多地方确实建造了一批快餐式的房子。” 据了解,从国外经验来看,大规模采用钢结构建筑取代混凝土建筑,或是利用钢结构技术对“旧房危房以及棚户区”做升级改造,不仅可以在地震时减少伤亡,还能从根本上克服路面“微震动”导致传统混凝土建筑“螺栓断裂”,坍塌伤人的致命缺陷。